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紫光阁学习->读书思考->读书心得
跨越时代的青春对话:立志、修身、勤学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来源:      2017年11月16日 

  “待入尘寰,与众悲欢,始信从中另有天”,出自胡乔木的词《采桑子·反“愁”》。这首词习近平作为知青插队时曾反复吟诵。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在全国掀起了高潮。1969年1月13日,不满16岁的习近平在北京登上知青专列,汇入这股时代洪流,却不知将去往遥远的何处。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自2016年10月份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连载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在文章连载开始就跟随受访者的足迹走进了习近平孤独彷徨又激情燃烧的七年岁月。罗曼·罗兰在写作《名人传》时曾说过:“对于那些不甘灵魂平庸的人们来说,生活就像每天必然经历的斗争,就像凄苦的、既无荣耀也不快乐、唯有孤寂相伴的战斗。”连载采用采访实录的形式,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以生动的历史细节、真挚的感情流露、质朴的文字表达真实再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的点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始终是推动时代进步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近代以来,无数爱国青年志士以极其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投身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伟业之中。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无不能看到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诚然,每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并不完全相同,但跨越时代的青年修行是相同的。立志、修身、勤学是任何时代青年修行的必然要求。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就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时代的青春对话。 

  立志: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一路从北京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习近平22岁,这一干就是七年。在七年知青岁月中,“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 

  七年里特别是20岁出头就担任了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以后,他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带领老百姓埋头苦干,创下了多个“第一”,比如陕西省的第一个沼气池,梁家河的第一口吃水井,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代销店,第一座磨坊、淤地坝,此外“还带来了种植烤烟的技术”,他还经常把分给知青的白面馒头分给乡亲们,自己吃“窝窝”,他给梁家河带来很大的变化,至今村民们还在受益。 

  七年间与陕北纯朴的父老乡亲们在一起摸爬滚打、朝夕相处,不仅让青年习近平和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更让青年习近平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是中国的农村、什么是中国的国情。梁家河的乡亲这样评价习近平:“他的心总是和我们老百姓在一起。”回忆起梁家河往事,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深情地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的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他还说到:“古人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想将之改几个字,作为我上山下乡的最深刻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本科二年级2班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上,对大家树立远大的志向表示肯定。他说,“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近平这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志存高远。但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实事’。” 

  修身:入尘寰而知世艰,秉初心以越千山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谈到:“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这‘三个最’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生涯的鲜明印记。总书记这七年知青岁月,是他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也是他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无疑对他后来的成长会产生重大影响和作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陕北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锻造了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在梁家河,青年习近平即使面对困难也始终保持修身自省、坚守初心。几年的时间,青年习近平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和思想关这“五关”,梁家河的村民们都说“近平干活能受下罪,吃下苦。”青年习近平在困境中生存,不仅经受了苦难,同时,还在苦难中修身。这些苦难都成为了习近平日后人生成长的教科书和难得的精神财富。 

  “我和他在一起生活的时候,就发现他这个人有一股钻劲,有强烈的上进心”。《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谈到,青年习近平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青年习近平用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意志品质赢得了梁家河人民的信任、赢得了成长机会。不仅入了团,而且在1974年1月,梁家河村党支部按照中央“父母有问题,不影响子女”的精神,批准青年习近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习近平后来曾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人生须“打磨”,这种“打磨”就是对于修身的磨砺,每个青年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如何对待挫折,如何在挫折中成长,青年习近平为我们树立了修身榜样。经不起“打磨”的人生,必然大浪淘沙。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勤学:纵为田舍郎,油灯万卷书 

  与青年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的戴明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谈到:“在梁家河那段艰苦的日子里,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习近平看过一部书,是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书名虽然是‘简编’,但实际是厚厚四大本。可以说,他的执政理念,他的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 

  以书为粮,以墨为食。去文安驿接知青的村民们对习近平的两个“死沉死沉”的书箱依旧记忆犹新;知青们想出去蹭饭,习近平不为所动,说“你们弄到吃的,给我带回点来”,然后依旧在那里读书;晚上凑近煤油灯看书,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但依旧读到深夜……这些都是青年习近平刻苦求学的真实写照。梁家河的老支书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在梁家河待了七年时间,我就没见他离开过书本,没见他放弃过读书。” 

  “在窑洞里的时候,近平就在炕桌上、炕沿上写字,天气暖喝的时候,他就搬一块石头,坐在石头上,趴在磨盘上写”。“上山放羊,他揣着书,把羊放到山坡山,就开始看书。锄地休息时,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听说,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他跑了三十几里路才借到手”。“近平很喜欢读书学习,喜欢思考,也喜欢写东西,他带来不少书,不仅自己经常看,也把书借给别的知青和村里的老乡看,他也从别的知青哪里借书、找书看”。 

  青年习近平读书是没有丝毫功利性的。抱着“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态度,青年习近平在低矮昏暗的窑洞里广泛涉猎、博览群书,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到军事与国际政治著作,到历史文献,再到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籍,他如饥似渴。即使身处困境、压力重重,也没有阻挡青年习近平对知识的渴求。在日后,接受采访时,习近平表示,“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这样的生活方式与青年习近平的勤学是密不可分的。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在接受《我是延安人》采访时表露心迹:“经过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不同时代的青年有着不同的历史际遇,但都应上好青春的修行课,立志、修身、勤学,在历史长河中找准方位,走好新的长征路。 

  

  

·相关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