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1+1
- 天气延误航班旅客付差价,你咋看?
来源:
2018年04月13日
背景:近日,有媒体报道,中国民用航空局正在考虑,未来因天气等非承运人原因导致航班取消、延误、舱位等级变更等情况时,旅客要求改期所产生的票价差额由旅客和航空公司平摊。此事缘起是今年1月发布的《民航旅客国内运输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上述情况拟规定“产生的票价差额由旅客承担。”后来,收到不同意见,有了平摊动议。
新京报发表陈城的观点:既然是旅客非自愿,那么要求旅客全部承担退改费用,抑或是二者平摊,显然都有讨论空间。中国几大主要航空公司如国航、东航、南航的国内运输总条件均有明文规定,一旦遇到任何非承运人原因导致的延误等,改签至其他承运人的航班,产生的费用多退少不补。所以说,差价由航空公司承担貌似不合理,对应到具体的运输合同条款中,却是符合规定的。航空公司因此产生的额外费用,则因计算到航空公司的生产成本之中,这就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航空公司出于盈利考虑,理应在航班调配、运转效率等航司自身业务水平上下工夫,至于将成本转嫁给旅客,仍需商榷和充分讨论。从航司承担到旅客承担再到二者平摊,民航局的口径变化本意或是为了促进国内民航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政策的变革也需要考虑是否方便了旅客。考虑到非自愿退改签费用分担问题涉及多方利益,这个问题无疑需要更缜密的研究。
小蒋随想:从上述两种方案看,因天气等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取消,票价差额要么由旅客负担,要么由旅客和航空公司平摊,反正是不再按以前的由航空公司“多退少不补”了。无论采取哪种方案,都对航空公司有利,都是为航空公司减负;对旅客则是不利的,都是让旅客多负担。所以有人指出,此类规定出台的背后,八成有航企推动。广大旅客对此肯定不爽,但也别情绪过激。毕竟,羊毛终归出在羊身上。过去,有关成本看似是由航空公司负担,但航空公司必然将“额外支出”打入日常票价,旅客其实是变相掏钱,负担是隐性的,又是切实支付了的。未来,无论实施哪种方案,旅客等于是明着掏钱。当然,上述分析都是理论上的,真正实施可能存在变数。所以,旅客更应关注的是,自己明着多负担了,今后的机票价格会不会实惠点,航空公司的服务会不会好点。就怕旅客负担增加,航空公司责任减少,后者将所有减负都转化为自身利润,服务反而倒退,加剧乘客与航空公司之间的矛盾。这是杞人忧天吗?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 ·相关导读
-